痤疮检查必知:关键项目与科学诊断指南  
痤疮(俗称“青春痘”)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,多发于青少年及成人。科学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,以下介绍痤疮检查的核心项目及相关疾病知识,帮助患者理性就医。  
 一、痤疮的基础检查项目  
1. 临床体格检查  
  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痤疮的分布(如面部、胸背部)、皮损类型(粉刺、丘疹、脓疱等)及严重程度(轻/中/重度),结合国际改良分级法(如Pill**ury分级\uff0**估病情。  
2. 皮肤镜检查  
   可放大观察毛孔堵塞、炎症程度及微生物活动迹象,辅助鉴别寻常痤疮与其他类似皮肤病(如玫瑰痤疮、毛囊炎)。  
3. 微生物检测  
   - 细菌培养:检测痤疮丙酸杆菌(Cutibacterium acnes)等致病菌的活跃度。  
   - 真菌检查:排除合并马拉色菌感染的可能,尤其针对顽固性痤疮。  
 二、针对性检查(根据病情选择)  
1. 激素水平检测  
   女性若伴随月经不调、多毛等症状,需查性激素六项(如睾酮、雌二醇),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等内分泌异常。  
2. 皮肤屏障功能评估  
   通过角质层含水量、皮脂分泌量等检测,判断是否合并皮肤屏障受损,指导修复类药物的使用。  
3. 病理活检(罕见)  
   对疑似聚合性痤疮或肿瘤性病变,取皮损组织进行病理分析,排除其他严重皮肤病。  
 三、痤疮的疾病知识要点  
1. 发病机制  
   痤疮是遗传、激素(雄激素**)、细菌感染及毛囊角化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,而非单纯“上火”或清洁不足。  
2. 常见误区  
   - 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屏障,加重炎症。  
   - 挤压痘痘会导致感染扩散,瘢痕。  
3. 自然病程  
   多数痤疮在25岁后逐渐消退,但部分成人痤疮可持续40岁,需长期管理。  
 四、检查后的诊疗建议  
根据检查结果,医生可能建议:  
- 轻中度痤疮:外用维A酸、抗菌药(如过氧化苯甲酰)。  
- 重度或激素相关痤疮:口服抗生素(多西环素)或抗雄激素药物(需严格遵医嘱)。  
提示:痤疮治疗需个体化,避免自行用药。定期复诊可动态调整方案,减少复发风险。  
通过科学检查明确病因,结合规范治疗与日常护理(如低糖饮食、温和清洁),多数患者可获得显著改善。若痤疮反复发作或伴随全身症状,建议尽早就诊专科。